公路电影的标准故事模式多半是讲述主角在经历生活上的挫折后,选择自我放逐的生活方式,之后在一连串的事件后,慢慢地开始学会成长和改变。与这种内心境况相对应的,就是交通工具所对应的外化世界。他们的坐骑—汽车或者摩托,承载着主角们想要逃离却又摆脱不去的世俗世界。而这世俗世界的象征,却是在电影之外,颇值得我们玩味的人生道具。
公路电影身为类型片的一种,与西部片颇有相似之处:两者都是美国文化特有的产物,两者描绘的都是对美国边疆的探索。不同之处在于,西部片的时代背景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片中的英雄们骑马越过辽阔的草原沙漠;公路电影的时代背景则设定在20世纪,汽车成为冒险探索的工具。
一路狂飙,一路文艺
西部片强调人与自然搏斗最后胜利的过程,沿途所出现的种种困难险阻,如狼群、暴风、冰雪等,多半是主人公需要克服的;公路电影则受现代主义的影响,主人公在沿途所遇到的事件与景观,多半是在为本身的孤独疏离作注脚。西部电影里的旅程,是为了让主角完成某一特殊目的而存在;公路电影里的旅程,则多半是主角为了寻找自我所作的逃离,旅程本身即是目的。简而言之,西部片突出个人的冒险刺激,而公路片则反应人的内心情感。
今天咱们就来探讨下路上的电影和电影中的车。
公路电影的出现,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历次思潮相关。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与越战期间反战思潮同时兴起的达达主义、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等新思想的相继洗礼之后,大量文艺青年涌出城市,在遍布全美的公路干线进行旅行,他们服装前卫,吸食大麻,聚众在乡村进行公社生活。早期的优秀公路电影如《逍遥骑士》便以这种生活为背景。此外也有大量通俗电影将公路电影元素引入其中,如反映越战一代美国青年成长的《阿甘正传》中即有公路电影元素。
《憨豆先生的假期》剧照
美国电影发源于西方文学,而在西方文学中,史诗《奥德赛》最早确立了文学创作的三大主题,即追寻、浪游和回归。其中最常见的是追寻主题,从荷马史诗时期的《奥德赛》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神曲》,再到歌德的《浮世德》,都在这个主题模式之中。而在公路电影中,遵循这一主题的电影则比比皆是。比如巴西导演沃特·塞勒斯的《中央车站》,就以一个中年女人帮助一个小男孩寻父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回归和自我的救赎。此外,像台湾导演陈怀恩的《练习曲》,韩国导演金仁值的《公路电影》,都是主题较为鲜明的公路电影。而英国的《憨豆先生的假期》,则以喜剧片的讲述方式为我们展示了糅合公路片元素的一个复合型电影。
公路片通常最关注的是人物的内在转型,其重点不在于画面呈现的东西,也不在于台词描述的东西,而在于那些能让观众用内心感受的东西。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在公路片中,寂静无声的时刻,往往要比最具戏剧性的人物行为,都更具重要性,更动人心魄,也更印象深刻。